以“智”为基,“双盲评审”再攀新高
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深化云端设备“盲抽”评标专家、“智能辅助评标系统”“盲评”投标文件的“双盲”评审模式,“双盲评审”再攀新高。
云端设备“盲抽”评标专家,中介机构登录省级专家库系统,设置评委抽取专业、抽取时间、评委抽取人数等信息,提交后系统即可按预约抽取时间自动抽取评标专家、自动回避建设单位、中介机构以及参与投标的投标单位的评标专家,整个过程由系统自动与评标专家对接联系,不显示专家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同时也不向被抽取专家提供评标项目、建设单位等信息。通过智能“盲抽”,避免了专家信息的提前泄露,同时也防止了专家的提前“沟通”。近年来,武进分中心已在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领域实现“盲抽”全覆盖,涉及招标采购项目6829项。
“智能辅助评标系统”“盲评”投标文件,武进分中心以大数据为支撑,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客观指标智能评审、复杂指标智能辅助、评标行为智能管理”的智能辅助评标机制,实现评标尺度智能统一、关键信息智能比对、评标全程智能辅助、评标行为智能分析,实现评标方式从传统人工向“人工+智能”发展,解决了同一客观项重复评审、尺度不一等问题,实现评标过程智能预警、评标质效现场评价,提升了评标效率,提高了评标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度,同时也约束和规范专家评标行为。截至目前,武进分中心已实现建设工程、农业农村、环保项目“智能辅助评标系统”“盲评”全覆盖,涉及各类项目651项。
以“数”为要,“远程评标”联通区域
纵向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依托“长三角远程异地协调系统”,推动实现长三角远程异地评标工作规范化、高效化、常态化,进一步发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平台互通链、数据共享链、区域合作链的作用,通过应用数据交互、功能连通、场景融通等数字化技术,实现“远程评标”的长三角区域联通。
通过远程异地评标一是打破区域限制,拓展远程异地评标“朋友圈”。不断扩大远程异地合作地域范围,异地评标由市域内到域内再到江浙沪皖等长三角区域内,实现了长三角区域内专家资源共享,为项目评审提供了更专业的评审保障。二是打破空间限制,专家就地就近评标。各地专家就近网上异地评标,节约了外地评标专家往返于评标现场的交通、食宿、时间成本,真正实现让“数据跑”代替“专家跑”。三是打破数字壁垒,异地同步在线评审。利用“云签”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远程视频会议、云签章、远程评审高效衔接,评审全过程主副会场专家在线双向沟通,同步评审打分,在线共同确认评审结果,提高了评标效率。四是打破熟人圈子,线上实时远程管控。对参与评标活动的各方主体均进行录音录像,全过程留痕,严格保密评标专家与项目信息,确保交易全程留痕、可查可溯、公开透明、规范高效。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的空间隔离,有效解决了“熟面孔”“小圈子”等人为因素的干扰。
截至目前,武进分中心已实现远程异地评标350个项目,其中长三角远程异地评标62个项目,远程异地“朋友圈”已扩展到95个。
以“技”为底,“横向暗标”“密封阅卷”
聚焦新技术运用,运用随机编码技术手段,全面实现技术标“横向暗标”评审,实现 “评标者不知情、知情者不评标”。
“暗标横向评审”是指评标过程中,评标系统按照随机原则对投标文件的技术标部分进行随机编码,隐去投标人的单位及个人信息,评审中评标专家只能看到经过编号的每个评分点内容,无法知晓其对应的投标人。同时评标系统会将技术标的每个评分点内容进行随机分配给评委评审,每个评分点的内容都由不同的评标专家进行评审,实现了评标专家的“盲评”打分。截至目前,武进分中心已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标“横向暗标”评审率100%。
与“明标”评审方式相比,“暗标横向评审”减少了人为评标评审过程中主观性干扰因素,有效破解了投标企业围猎专家,专家打“人情分”“默契分”等突出问题,增强评标评审的保密性,提高评标质量和评标效率,同时促进了投标人从“谋评委”向“提内功”转变,倒逼其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方案编制水平,助力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未来,武进分中心将持续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发展,在人工智能应用掀起新一轮数字化浪潮之时,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释放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价值。
来源: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武进分中心